去年以位在彰化的「60’s Corner」拿下2018 Good Design Award的「合風蒼飛設計工作室Soar Design Studio」,今年再度以一個內湖集合住宅裡的小空間「Life in Tree House」贏得日本2019 Good Design Award的肯定。
此屋革命性的懸掛結構將個人臥室如同樹屋般獨立且相互連接的方式漂浮空中,這樣的配置提供了最自由和有機的開放式公共空間,多層次居住環境和懸吊結構系統在現代住宅之中創造出與傳統建築完全不同的居住空間。 ――2019 Good Design Award評審評語。
基地處於集合住宅一樓,面積為22坪,是大樓中唯一的畸零格局,但擁有挑高4米與獨享L型庭園的優勢,小空間要滿足四口之家的使用,也存在設計者要給予業主新生活型態的祝福,跳脫室內設計對挑高空間的規劃思維,將格局朝向創意與實驗性開展。
背景
業主是道地都市人,過去居於高樓住宅、享有充裕生活空間,受到美國Tiny House Movement熱潮與日本Marie Kondo人生整理術的影響,一家四口決定棲居小屋。然而棲居小屋不意味犧牲生活品質,善用既有庭院拓展生活腹地,運用大量的迴遊動線貫穿全室,並利用材料交疊與延伸模糊室內外界線,弱化室內小尺度的觀感。
在被坪數及形狀侷限的基地,創造出充裕的生活空間與三間獨立房間。房間以鋼構懸吊於天花板上,如同架在樹上的樹屋,鋼構結合實木的樓板是走道也是相處互動的平台,串連起群落的居住者,縮小房間單位邀請家人移往各式各樣的房外基地,藉由多重角色的場域性及重複交叉的迴游動線,觸發更多流動、不受限的使用行為,共享共聚亦獨立自在,將自然有機的生活型態透過設計具體化。
設計理念
以「重塑空間」為題,跳脫既往的設計窠臼,模擬森林裡的樹屋,打造接近自然居住狀態的空間,將空間的使用方式加入趣味性,讓業主體驗新的生活模式,重新感受家人與陪伴關係。
創意功夫
重塑空間是本案顛覆的關鍵,將所有住家空間拆解並重新組織結構。各個場域均為獨立單位置於適切的位置,不以牆相連而以虛空間串繞彼此,因而形成舒適的微氣候。而多重角色的平台及開放空間的存在,賦予隨機自由的使用模式與界線上的曖昧,亦打破既有的空間使用模式,如同野外露營般,大家圍繞迷人的共享廣場搭營生活。讓使用者體會到不同於以往的住家型態,在有機空間中挖掘更多生活體驗。
▲打破固有空間狀態。利用高層差及縫隙手法模糊上下樓層的界線,以多樣化的平台創造水平疆界與領域的曖昧。
不掩蓋的設計,在臺灣的住宅裝修是項挑戰,為爭取複層空間的高度,省略天花板與管線機具的包覆,藉由向室外借景來移轉空間使用者的視線,並控制居室窗戶的高度尺寸,過濾窗外的雜亂,亦聚焦於庭院及室內人員的生活,藉此忽略機具管線的外露,並達到室內框景及借景的效果。
▲強調零遮掩的設計本質,以窗景延伸控制目光,透過視覺控制移轉對裝修的過度仰賴。
將每個居室視為群落的單一建築,以都市設計的觀點看待整體空間,著眼虛空間(居室之外的共享開放空間)的重要性,由外而內進行設計思考,以庭院圍牆為端點,作為視覺與活動場域的延續。在不同高層之間穿插走道、坐榻平台、綠地院落,讓這些共享板塊連貫各區域與個室,使屋內的微氣候與物理環境更舒適,居住者的生活與互動也更有機、有趣。
▲以非對稱的有機設計將都市住宅引領至自然狀態,透過層疊縫隙與交錯迴游動線,強化居所的自由與流動。
以模擬自然狀態的樹屋來建造新空間的有機性,運用複層設計讓單層空間立體化,拒絕傳統垂直分割的作法,不讓實牆將上下兩層樓封閉,藉由懸吊鋼構取代立柱支撐,給予一樓流動且開放的自由平面。整體空間因脫開立面、錯層與鏤空產生許多錯落孔縫,垂直與水平的縫隙形成曖昧界線,帶動光、空氣與視線的流動也拉近上下關係,讓使用行為及視覺都更為自由、無壓。
設計者情感
「我們試圖改變居住者觀看/使用空間的方式。」張育睿建築師表示,在屋裡置入層層疊疊的高低差,在方盒之間創造許多縫隙(Gap),藉由縫隙居住者能清楚感受到家人的存在,不管是透過視覺或是聽覺,形成緊密而有趣的上下連結,合風蒼飛想利用空間形式創造一種新的陪伴方式。
強化中介空間。把房間尺度縮到最小,將餘裕空間留出,過去被視為動線的過道如走道、樓梯,只要放大其尺度便可具有雙重身分,成為交流平台或是適合孩子尺度的角落空間,藉此製造隨意停留的機會,提供孩子們探索空間的樂趣。
打破既定空間模式,強調自然有機的居住形式,由居住者自由且即興地選擇使用空間的方式,創造有趣的相處模式與多樣化的空間經驗,面對畸零小屋的挑戰,「我們的設計不光是創造各種穿透與層次節奏,還要能迸發超乎想像的空間體驗!」張育睿建築師著重於創造家人在不同角落、共同生活的場域,讓小空間的使用滿足四個人並兼具自我與共享。
【撰文:柯霈婕/攝影:吳佳容/資料協力:合風蒼飛設計工作室】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