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記去年COVID-19肆虐全球,人類生產和消費緊縮之際,美國太空總署 (NASA) 傳來空氣污染急劇減少、地球變得更乾淨的好消息,當許多城市紛紛捎來汙染退散、回歸自然的奇景,台灣卻因為網購商機逆勢爆發,大量網購垃圾造成環境負擔,據環保署統計,網購包裝垃圾平均一年高達3萬公噸,堆疊起來相當於1000棟台北101大樓。
今年五月台灣面對再度升溫的疫情,不僅網購市場持續成長,物資應援的需求也大幅增加,其中草本頭皮養護品牌AROMASE艾瑪絲所發起的防疫物資箱捐贈行動,新創社會企業PackAge+配客嘉以其循環包裝系統響應配送,幫助弱勢長照家庭照顧者也發揮綠色循環經濟。
AROMASE艾瑪絲防疫物資箱。 照片來源:PackAge+配客嘉。
減塑意識已內化成日常模式,但面對網購產生的垃圾,身為消費者或是電商經營者的我們,又有什麼選擇?
用循環經濟改變網購生態系
於是我們找到了本期主角PackAge+配客嘉,他們研發出可以重複利用超過五十次的網購循環包裝,以回收材質製成,具防水、防汙、防撞、防盜等功能,降低一次性包材對環境的衝擊,更透過循環包裝系統串連起電商、歸還店家 (實體通路) 及消費者,打造三贏商業模式。
目前PackAge+配客嘉已跟近50家品牌電商與逾450家包裝歸還點合作,包含7-ELEVEN、全家便利商店、家樂福影響力概念店、主婦聯盟、成真咖啡等知名連鎖通路品牌及獨立店家。
PackAge+配客嘉循環包裝外觀。 照片來源:PackAge+配客嘉。
也許看到這裡,未曾接觸過循環包裝的你,對配客嘉跟循環包裝系統還是有些模糊,PackAge+配客嘉創辦人暨執行長葉德偉特別拆解配客嘉的運作模式:1.配客嘉租賃循環包裝給電商、2.電商以循環包裝出貨、3.消費者收到商品後並至合作店家歸還包裝、4.合作物流業者回收循環包裝交由清潔團隊清理。
共創共好又能愛地球的商業模式
上述這四個清晰簡單的運行機制,PackAge+配客嘉團隊耗費三年才陸續建置出至今規模,碰到的困難還真不少,執行長葉德偉回想,綠色意識的溝通、嫁接技術的摸索,其中還包含最實際的研發資金與商業開發的龐大支出。「儘管差一點撐不下去,我們還是不斷嘗試,找出三方都願意參與的雙贏機制。」
PackAge+配客嘉循環包裝運作流程示意圖。 照片來源:PackAge+配客嘉。
消費者是整個系統的核心角色,「最初碰到回收率不理想的狀況,我們也很納悶,台灣是亞洲國家中環保意識相對高的國家,為什麼會推不動?後來發現關鍵在於『消費者的自主選擇』。」當購物或結帳當下,讓消費者自己選擇要不要使用循環包裝,回收率不理想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
至於電商端,即使有環保署發起「網購包裝減量聯盟」,鼓勵業者包裝減量、使用環保材質與循環包材,投入使用的商家仍有限,「那是因為消費者的聲音有沒有被市場聽到。」葉德偉分享PackAge+配客嘉如何收集消費者聲音,「我們當時先透過校園測試,邀請3000名學生參與體驗配客嘉的循環袋模式,歸還率達到82%,接著透過群眾募資的支持金額,讓電商與企業看到有許多人在乎包裝浪費,以及對廢棄物減量的期待。」同時以「導客」策略吸引大眾品牌,替他們帶來新客群,有了這道共識,後續的技術嫁接都不是問題,像是早期因無法改變電商的結帳流程而停滯的合作,後來也都發展出環保購物專區或是0元加購的方式,讓更多電商平台加入循環包裝行列。
使用PackAge+配客嘉app在便利商店歸還循環包裝。 照片來源:PackAge+配客嘉。
「廢乾電池、廢3C可以拿去超商回收,這給我很大的靈感!」葉德偉說出他的構想,延續校園測試結果,PackAge+配客嘉觀察到走路12分鐘是消費者願意歸還循環包材的路程極限,而台灣超商密度高,若與超商合作佈局通路歸還點,絕對有助於循環包裝的回收跟概念推廣。不僅在消費當下讓他們自己做選擇(要不要使用循環包裝袋),同時提供歸還誘因給消費者,例如超商咖啡兌換券、量販店折扣券等,擴大回收循環效益,這也是PackAge+配客嘉與其他電商平台的循環包裝的差異化跟優勢。
要創造地球正循環,不光需要消費者的綠色意念、品牌電商的高度參與,還需要有夠多的包裝歸還點形成高密度的社區歸還網,完整的循環包裝生態仰賴電商、消費者、歸還店家三方的密切合作,「剛開始我們一直想用環保理念去綁架利害關係人,碰壁之後才發現應該用共創價值的角度溝通會更有效。」葉德偉說,換種方式溝通並感召他們加入行列,才能一起走得久、走得遠。
「循環包裝的OMO(Online-Merge-Offline,線上與線下整合)新模式,有益電商融入體驗式行銷、歸還點帶來人流,讓線上消費回到線下,消費者也能夠選擇更友善環境的生活購物方式。同時以SDG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2030永續發展目標)作為跟大企業的溝通工具,支持他們將CS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企業社會責任)與SDGs的目標對齊,持續聯合政府、企業及個人共同行動,為地球創造永續未來。」葉德偉進一步分享配客嘉欲共創的價值。
從賣家到創業家,試錯是為了找到正解
我始終相信,電商不僅改變零售業,也可以用創新的方式對社會議題或環境永續提出新的解決之道。
PackAge+配客嘉團隊參與2020寶島淨鄉團之淨灘活動。 照片來源:PackAge+配客嘉。
葉德偉曾是3C配件賣家,從網拍賣家連結到環境、創立循環包裝的社會企業,令人好奇這之間的轉折是什麼?「我那時每天出貨三千多件,家裡堆滿紙箱跟包裝氣泡袋,也被蠻多買家質疑,一個小小耳機,為何要用這麼多一次性包裝去出貨?看見自己做的網購製造這麼大量垃圾,我一直在找有沒有更環保的做法,那時是2017年,紙箱、緩衝材都還是原生材質為主,2018年之後才開始有再生材質出現。」葉德偉繼續説,影片《±2℃》則完全觸發自己對環境的在乎。
影片的大意是說,根據聯合國指標,人類若守住地球升溫1.5 °C,使均溫回到1.5°C以內,就可避免無可挽回的氣候浩劫!「所以我想在還有選擇機會的時候,在自己的產業領域為氣候變遷做些事情,喝飲料可以選擇環保杯、紙吸管,但網購環境卻無從選擇,所以我想讓消費者重新擁有環保選擇權。」
「讓消費者重新擁有環保選擇權。」這句話點出葉德偉的創業初衷,彷彿也說明了即使歷經兩次失敗,仍持續在這條路上找方法的原因。
創辦人葉德偉整理淨灘後撿拾到的垃圾。 照片來源:PackAge+配客嘉。
其實在PackAge+配客嘉循環包裝系統上線之前,葉德偉歷經兩次商業模式的試錯與轉換。最初葉德偉從他關切的拾荒老人等弱勢問題出發,使用拾荒老人回收的二手紙箱,請弱勢族群幫忙包裝出貨;第二次是向紙廠購買100%再生紙箱,再將紙箱賣給合作的電商夥伴,用利潤為弱勢族群打造餐車,替他們增加收入。這兩次都希望同時兼顧網購所衍生的一次性包裝問題與弱勢關懷議題。
歷經兩次失敗,這次葉德偉決定以循環包裝專心對決一次性包裝,「一次專注做好一件事,再將弱勢支持放入系統中,例如循環包裝的清潔回收,特別跟廠商約定要雇用弱勢族群。這次我們贊助循環配送箱響應『讓艾喘息防疫循環物資箱』活動,也是期望藉由社會創新的方式,為社會與地球盡一份心力,並且邀請更多人關注我們的社會議題。」,這是葉德偉的學習與成長,換種方式去實踐他所關注的社會問題。
年輕人的社會責任,PackAge+配客嘉義無反顧
葉德偉81年次,團隊成員平均年齡在30歲上下,憤青與厭世主義盛行的世道,怎麼還會有年輕人想為世界努力?「國際上許多八零、九零世代的學生投入永續運動,我反而覺得年輕人有資源、敢創新,更有責任去做這事!」葉德偉回答。
PackAge+配客嘉的品牌與商業開發顧問邱楷雯也和我聊到:「 “永續” 有時聽起來很理想、遙遠,但其實它對跟自己切身相關,對我來說就是有意識的生活,如果希望環境、社會、還是個人身心更有意識或者取得平衡,就值得花更多時間思考永續。」
年輕的PackAge+配客嘉團隊夥伴們。 照片來源:PackAge+配客嘉。
配客嘉長期支持環保團體「寶島淨鄉團」、台灣公益團體「芒草心協會」、種樹團體「Trees for the Future」等組織, 成為多元議題的發聲管道與訊息載體。「1+1>2,大家一起做一樣的事情,串流彼此的粉絲,讓聲量跟效益擴散到最大。」結合各方資源齊力為永續的生活提供選擇,有一大群年輕人正在用他們的專長替人類守住地球,很讓人感動。
後記:
與葉德偉約好的採訪日期正好遇上三級警戒,我們將面訪改為線上,遠端連線,將聲音跟情感的接收都微微拉出了距離,一小時半的採訪,葉德偉總是用語速快但平溫的方式說話,很偶爾才靦腆一笑露出淡淡酒窩,感覺得出他檯面上與檯面下都是個不多話的人,不像一般熱血、有衝勁的創業家,可以在話語間將理念如煙火般散發渲染,但閱覽他一路上對社會議題的嘗試以及對商業模式的鑽研,可以感受到他想用商業力量來解決社會問題的強大決心,而這份決心是正是現下台灣最需要的寶石。
【採訪記者/柯霈婕】
Commentai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