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想過,你熟悉的城市裡,存在著你想像之外的居住空間嗎?
因緣際會去了華山基金會做服務志工。
那天上午,我好像穿梭在不同時空,明明是同一條街,相似的大門與公寓外觀,大門內的居住景象卻截然不同。這一趟送物資之旅,去了好多位獨居老人的家,他們住的空間,只有「神奇」二字可以形容,很神奇的居住空間。
收聽本集音頻:
::House 1::
其中一位婆婆的家,說家也不是家,比較像是住商合一的房子,一扇門推開……哇賽~我終於親眼見識到什麼事囤積者的家!
房子四周堆了滿滿的東西只剩下一條細細走道,都快沒空間走路啦!
他住的地方以前應該是店面,一進去就是長長的空間,沒有一班家裡收東西的櫃子,也沒有隔間、只有半片塑膠折疊拉門,基本上也沒有採光跟對外窗,唯一的光源就是門口,但門口也因為隱私都封起來只剩一小扇門片,而且還無法完全打開,因為門後面也有東西……
我目測那驚人的物品牆,不誇張,真的疊得跟強一樣高,它的最小單位是一包一包的塑膠袋,那些東西我有看到是衣物、也有雜物,婆婆就用塑膠袋把東西裝成一包一包堆在地上、然後一包一包在往上堆……
你們有聽過囤積症嗎?
囤積正就是東西捨不得丟,這些東西可能是買來的、檢來的,某種程度反映了內心世界的「不滿足」,其實就是想要用好多實體的東西來填補內心深處失去了的空間,至於失去的是什麼空間?可能是因為以前長輩在物質匱乏的環境下長大,也可能是經常搬家,要保留自己珍藏的東西很不容易。所以他們之後有能力會去採購囤放、或者沒有經濟能力的時候,也會把回收當寶藏,看到空瓶、空盒這種還可以用廢棄物,都會想辦法搬回家裡,也更加渴望把物品保留下來。
我來到這裡,其實很不捨,生活在雜物滿載的環境裡,沒有寬敞的行走空間,走路可能會踢到東西、或被絆倒,少了充足的日照光線,陰冷黯淡,加上東西又多,真的會有種失去希望的窒息感,不過也許這是我自己的想法,可能婆婆住在滿滿的東西的空間,會有一種安全包覆感吧?
其實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對物品依附情感」的執念,念舊、捨不得那件物品代表的回憶,偶爾也會貪小便宜要拿個免費但用不到的贈品回家,但重點是,不能影響生活舒適度。
::House 2::
接下來我們往山上走,去到一間在半山腰的獨棟別墅,送禮給一位婆婆。
這間住宅的神奇指數堪數第一名。
兩層樓的小公寓,是在日劇或日本電影常常看到的公寓形式,樓梯可能在外側或建築物裡面,樓梯一上來銜接長長的走道,所有住戶的大門都面向同一條走廊,走廊是半開放的,跟學校教室佈局很像,你就想像一間住所是一間教室。
但當你人站在建築物面前,完全不知道這裡的建築狀態!也完全無法看見建築物的原貌。
因為……全都被鐵皮遮蓋住了!
原本的建築物是一棟L型的房子,不知在何時,也不知是誰做的,在原先的內凹空地、往外長了兩間鐵皮屋,分別在L的兩個沿線端點,鐵皮屋中間還是有個角落,這個角落通往原始建築的樓梯,也算是這棟公寓的入口。
角落也被搭上鐵皮屋頂、開口蓋上防水透明塑膠布,變成公寓大廳跟公用客廳!
這真的超酷的誒!
這裡跟Hostel宿舍的概念很像,房間可能都小小的,但住戶們善用閒置空間,打造成公共客廳跟廚房,真的放進電視、沙發、茶几,還有排油煙機跟流理臺!我覺得這裡的住戶,好有情趣喔!好懂生活!至少不會把自己悶在家裡,而是出來待在一個有光跟空氣流通的地方。
其實只要傢俱設備再升等,就真的有Hostel的旅行FU了。
在半山腰的建築,腹地挺大的,台灣的空地一不小心就會變成私人庭院、停車場或另類居住空間。我後來回家用估狗地圖查,公寓的建築本身滿美的誒!增建的兩間鐵皮屋,也各自成為一間住屋。
這又讓我想到,謝文泰建築師說的,早期的建築師,蓋的房子不符合居住者的需求,後來真的住進去的人們,漏水了,自己搭鐵皮、空間不夠使用了,自己往外建……台灣的違建,某種程度反映了不符合使用者需求的居住空間,以及居住空間的供需狀態。
說到謝文泰建築師,我真的很喜歡他的都市建築觀點,很Nice、很平民、很接地氣,可以同時替城市中不同階級的人們著想。我之後一定要邀請他來上節目聊聊!讓更多人聽到他與他的想法。
::House 3::
還有一間房,在巷弄中的巷弄,大門看上去跟一般的舊房子差不多,是那種早期的大門,鐵門或木門的兩邊有兩根粗粗的水泥柱,上面再搭一面水泥雨遮,門跟雨遮中間會有一條縫隙,早期《光陰的故事》裡面就是從那個縫口丟情書的啊,嗯沒看過是嗎?《請回答1988》,裡面崔大師跟成善宇的家門口,也是那個模樣。
門一打開,主要的建築物在左邊,右邊有一條小走廊,圍牆矮矮的,矮牆外中了幾棵小樹,感覺滿清幽,跟入口大門相對的地方,有一間小小雅房,小雅房的大小約莫是半節的捷運車廂,底端擺一張單人床,床邊有一扇長窗,過去應該是裝冷氣的地方,另一面牆有一扇窗,窗前有一張桌子,可以看見對面的綠樹,房門的左手邊是一座開放衣架,但沒有什麼衣服,天花板有壁癌跟壁虎。
接著我們走過清幽小徑要去找另一位爺爺,沒想到一拐過去……迎接我的是斷壁殘垣以及另一種時空的清靜。
房子的圍牆破了一角,鋼筋裸露在外頭,圍牆內是一小塊空地,空地上還有一間小屋,看起來像工寮,但也許也是一間住所;圍牆外是一棟嶄新的新建案,看到這景像……我心中浮出一句成語:一線之隔,圍牆這一條線,畫出了貧富差距啊……
這裡的住所算是後棟,進去室內有公用廚房跟廁所,浴缸被拆掉了,原來的浴缸位置也只是填補水泥而已,沒有認真做好乾濕分離(廢話!)再進去是住房走廊,跟隔租套房的格局很像,走廊兩側不平均地分佈房間入口。
聽說這棟住的都是獨居老人啊……才剛講完,就有一位老爺爺走出來,坐在空地的椅子上,抽起菸來……
這裡的感覺跟大學外宿租屋的環境很像,學校周邊總有些舊房子,隔成好幾間小套房或小雅房,用便宜的租金,出租給大學生,房間裡面也只是簡單擺個基本傢俱,有的同學房間還沒有對外窗!
但說實在的,這樣的居住環境,對當時的大學生來說,倒也無妨,我們可以去的地方有很多,往學校去、或窩在空間比較大的同學家、也會有夜唱夜遊等活動。
但是對老人家來說,他們還有什麼地可去呢?頂多就是在外頭的公園走走,有些長輩還不喜歡出門,因為行動不便,整天就窩在房間裡,這裡的環境還算不錯,有個後院可以讓他們出來曬曬太陽、活動筋骨。
我們這個年代的人,自己努力一點還可以掙到自己想要的,不至於太完美,但也不會差到哪裡去,我們只要努力或者拼命一點,就可以獲得,那他們怎麼辦呢?他們已經無法為自己爭取什麼了呀……
而過去他們的人生又是做了什麼,讓自己成為現在這個樣子?
也許他們的過去好坎坷,有不為人知的辛酸故事。
想到這些你會不會覺得好害怕?又或者觸碰到你內心某些東西?
這是做志工最有意思的一部分,我們的付出或許帶給他們溫暖跟愛,但更有意思的是關乎自己,也許是他們的生命故事帶給我們一些啟發,讓我們更感激現在擁有的一切。
也許是我們微不足道的付出,換來對方真摯而溫暖的感謝,進而發覺自己的力量,竟如此強大。
這篇文章,這集節目,不是要推廣志工服務,也不是要說志工服務有多偉大,我只想告訴你,這件事情的能量有多強大。
去看看他們住的地方吧,去接近他們的生命吧,你會看到以往被我們忽略的內心溫度。
收聽本集音頻:
你也可以到這些地方收聽:
Web|柯在你心底的設計、華山基金會全台愛心天使站
FB 按讚追起來!
Power by 島嶼星光文製所
如果《柯在你心底的設計》有帶給你一些幫助,麻煩你幫我到 iTunes Store 或你收聽的平台上打星評分並且留言,讓更多人知道這個節目,讓我往排行榜上前進,繼續帶給你更好的內容。 馬上幫《柯在你心底的設計》評分 Thank you^0^
Comments